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人民日报:无人机拓展医疗急救通道
发布时间:2020-11-12 作者:master 阅读次数:750
11月人民日报刊发文章《拓展医疗急救通道 让更多直升机飞起来》,指出我国每百万人拥有医疗救援直升机不到0.01驾,远远不能满足百姓救援需求,对此,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参事闪淳昌等呼吁,建立完善的常态化航空医疗救援体系,让救援直升机在我国飞起来。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全国的一次大考。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用航空分会总干事孙卫国介绍,从1月20日到5月18日,全国141家通用航空企业使用1002架航空器执行了378次疫情防控任务,运送各类药品和物资90余吨。通用航空快速、高效、灵活等优势充分显现,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开辟出一条“急救新通道”。
这条空中“急救通道”,第一次大显神威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当年,相当于全国军民直升机总量1/4的上百架直升机,在地震救援期间累计飞行千余架次。2008年,也被业内称为我国“直升机救援发展元年”。
为加强航空医疗救援体系,2019年3月,中国民用航空局和国家卫健委两部委联合印发《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见通航圈前文:民航局、卫健委印发《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将在12个省市开展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开始在12个省(市)开展联合试点工作,重点加大对应急救援、医疗救护等社会公益特征明显的服务领域的支持力度。
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工作的推进,对市场的引导和激励作用非常明显。航空救援参与企业越多,飞机越多,无人机越多,就会越快形成“人人可以用、人人用得起”的航空救援服务。
截至2020年8月31日,我国获得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的通航企业502家,全行业通用航空器在册数量为2745架。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全国的一次大考。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通用航空分会总干事孙卫国介绍,从1月20日到5月18日,全国141家通用航空企业使用1002架航空器执行了378次疫情防控任务,运送各类药品和物资90余吨。通用航空快速、高效、灵活等优势充分显现,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开辟出一条“急救新通道”。
这条空中“急救通道”,第一次大显神威是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当年,相当于全国军民直升机总量1/4的上百架直升机,在地震救援期间累计飞行千余架次。2008年,也被业内称为我国“直升机救援发展元年”。
为加强航空医疗救援体系,2019年3月,中国民用航空局和国家卫健委两部委联合印发《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见通航圈前文:民航局、卫健委印发《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将在12个省市开展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开始在12个省(市)开展联合试点工作,重点加大对应急救援、医疗救护等社会公益特征明显的服务领域的支持力度。
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工作的推进,对市场的引导和激励作用非常明显。航空救援参与企业越多,飞机越多,无人机越多,就会越快形成“人人可以用、人人用得起”的航空救援服务。
截至2020年8月31日,我国获得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的通航企业502家,全行业通用航空器在册数量为2745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