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无人机女“飞行员”:盛开在高铁线上的“山茶花”
“如果用一种花来形容自己,我觉得是山茶花。”3月8日,简单梳洗后,背着20斤重的飞行装备,28岁的高铁无人机“飞行员”冯彦姣又出发了。
93年出生,2017年参加工作,眼前这位柔弱的女孩,已在高铁一线岗位历练了5年。常年与高桥长隧打交道,她的眼神里多了一份坚毅。几年来,这位女孩在隐患整治、重点施工、防洪抢险中逐步成长,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成为了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成都高铁工务段线桥专业唯一的女子班长。
“高铁岗位责任重大,桥检工作多而繁,工作不仅要精还要细。”说话间,冯彦姣的眼神里透着一股沉稳。
近年来,随着科技保安全理念的不断深入,成都高铁工务段引进无人机提升“技防”能力,对设备进行精细化管理和监测,依托高科技设备保障高铁桥隧设备安全。
2019年,冯彦姣被选为首批高铁“飞行员”,刚接触到无人机,她心里既新奇又兴奋。无人机飞行操作看似简单,实则紧张又复杂,需要熟练的操作技巧和沉着稳定的心理素质。西南地区多变的天气,复杂的地形,让新手冯彦姣的“学飞”之路注定坎坷。果不其然,刚开始她就遭遇“首飞”失利。
但冯彦姣是一个不服输的女孩。接下来,她潜下心来学习飞行技巧,常和大家钻到大山里学“飞行”,练技术,那股能吃苦的劲儿,常常让男同事们自愧不如。如今,她已经是有了3年驾龄的“老飞行员”,成了“飞行员”队伍里的主心骨。工作之余,冯彦姣承担起该段无人机教学任务,已带出20余位青年飞手。
桥检工区担负着该段西成客专、成渝城际、成贵客专、成雅铁路等高铁线路的无人机巡检、检测、分析的全部任务,管辖里程近1000公里。工区仅有6名职工,平均每位职工就要承担300公里的巡检任务,工作任务之重,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