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1000 米高差,无人机川西高原多层输电线路建模
发布时间:2021-07-09 作者:master 阅读次数:665
近年来,获取输电线路点云数据已经成为电网无人机巡检的一项重要工作。然而,在川西高原,输电线路翻越高山大河,沿线多悬崖峡谷;同时,为提高基建和运行经济性,线路杆塔常被设计为同塔多回的多层架设形式,这些都给点云采集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
在高海拔、大落差的崇山峻岭间,无人机往返飞行,平均每架次约 30 分钟(不含创建航线耗时)可采集 3~3.5 公里输电线路的点云数据,一天完成 15~20 公里的作业量,通过大疆智图重建形成三维点云,后续主要用于距离测量、航线规划,形成平断面图、数字高程模型等成果。
环境及作业设备
作业对象:川西某 500 千伏输电线路,多层架设:同塔双回,一层地线 + 三层导线;
作业环境:高山大岭、跨金沙江,作业区域海拔范围 2400~3500 米,晴间多云;
设备型号:经纬 M300 RTK 搭载 DJI L1 ; 御 2 行业进阶版,含 RTK 模块;笔记本电脑:R7-5800H + RTX-3070@140W;
作业流程
1. 创建航线—2.编辑航线—3. 采集点云—4. 模型重建
要点技巧
1. 即使已有作业区段杆塔的精确坐标和高度,仍然建议打点创建航线,这样可以起到提前勘查线路上方交跨物、卫星信号和无线电干扰等情况的作用,为顺利完成后续点云采集飞行打下基础。
2. 无人机在打点时(特别是打点所在杆塔为大转角塔时)航向对准下一基杆塔,可使创建的自动飞行航线与线路走向高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