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科技兴农,无人机田间忙“春耕”
发布时间:2021-03-17 作者:master 阅读次数:615
我们3人仅用1小时,就完成了100亩小麦田‘一喷三防’作业。”近日,公安县毛家港镇桂丰村春晖家庭农场负责人向培春告诉记者,过去完成这项作业,需要7人耗时1天,且撒播不均匀,如今实施科技兴农后,不但省工省药降低成本,而且安全高效,防治效果非常好。
春节刚过,小麦返青拔节,正是春耕春管时节。公安县毛家港镇春晖家庭农场紧抓当前关键期,浇好拔节水、施好拔节肥、防治病虫害,掀起春季农业生产高潮,为今年小麦丰收打下基础。
一夜春雨贵如油。3月2日下午,记者在毛家港镇春晖家庭农场看到,春风拂过1700亩麦田,麦浪滚滚,在3人分工协作下,一架大疆牌植保无人机低空盘旋,所到之处,机翼旋转出强大的气流,将绿油油的麦苗吹成匍匐状,雾状药流在空中和麦株行间弥漫,一来一去,仅1小时就完成了100亩田的施药作业。
向培春介绍,无人机用途广泛,不仅可开展病虫防治作业,还可进行施肥和播种。以前人工打药,每天最多只能完成15亩田,如今无人机每小时可完成100亩,平均每天可进行1000亩大田的防治作业,效果非常好。
公安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吴勇刚说,全县给予植保无人机、粮食烘干、收储打包等农机购置采购补贴,并加大对主体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烘干收储等社会化服务的补贴,多措并举提升主体设施装备和专业服务能力,目前主要粮食作物基本实现全面全程机械化。
春季既是耕种劳作的开端之时,也是“纳新吐故”的最佳时期。据公安县农业农村局调查统计,今年全县两夏作物产区共开展病虫统防统治超过10万亩,全县普防面积超过100万亩,小麦条锈病和油菜菌核病流行扩散的态势得到有效遏制。开春以来,该县已陆续完成田作物春管春投面积275万亩次。
据了解,公安县建成的高标准粮田,补齐了粮安设施短板,2021年全县种植业发展目标是:粮食面积达到220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8亿斤以上。
公安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增加种养业绿色有效供给,整建制提升绿色品种、全程机械化、稻田综合种养、病虫绿色防控等技术集成应用水平,让全县农产品既“丰产”又“洁产”,农业产业质效更绿。力争全县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占比达到30%,果蔬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达到1万亩,绿色高效模式示范面积达到50万亩,实现从“卖产品”到“卖品牌”转变。
连日来,公安县抢抓农时,积极组织农民做好春耕春管工作,并安排农业技术人员奔赴田间地头,为农户现场指导农作物种植,全县各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春节刚过,小麦返青拔节,正是春耕春管时节。公安县毛家港镇春晖家庭农场紧抓当前关键期,浇好拔节水、施好拔节肥、防治病虫害,掀起春季农业生产高潮,为今年小麦丰收打下基础。
一夜春雨贵如油。3月2日下午,记者在毛家港镇春晖家庭农场看到,春风拂过1700亩麦田,麦浪滚滚,在3人分工协作下,一架大疆牌植保无人机低空盘旋,所到之处,机翼旋转出强大的气流,将绿油油的麦苗吹成匍匐状,雾状药流在空中和麦株行间弥漫,一来一去,仅1小时就完成了100亩田的施药作业。
向培春介绍,无人机用途广泛,不仅可开展病虫防治作业,还可进行施肥和播种。以前人工打药,每天最多只能完成15亩田,如今无人机每小时可完成100亩,平均每天可进行1000亩大田的防治作业,效果非常好。
公安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吴勇刚说,全县给予植保无人机、粮食烘干、收储打包等农机购置采购补贴,并加大对主体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烘干收储等社会化服务的补贴,多措并举提升主体设施装备和专业服务能力,目前主要粮食作物基本实现全面全程机械化。
“天眼”巡田,“云”上种地。以往农村的春耕生产,如今已彻底改变了原来的面貌。
春季既是耕种劳作的开端之时,也是“纳新吐故”的最佳时期。据公安县农业农村局调查统计,今年全县两夏作物产区共开展病虫统防统治超过10万亩,全县普防面积超过100万亩,小麦条锈病和油菜菌核病流行扩散的态势得到有效遏制。开春以来,该县已陆续完成田作物春管春投面积275万亩次。
据了解,公安县建成的高标准粮田,补齐了粮安设施短板,2021年全县种植业发展目标是:粮食面积达到220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8亿斤以上。
公安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增加种养业绿色有效供给,整建制提升绿色品种、全程机械化、稻田综合种养、病虫绿色防控等技术集成应用水平,让全县农产品既“丰产”又“洁产”,农业产业质效更绿。力争全县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占比达到30%,果蔬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达到1万亩,绿色高效模式示范面积达到50万亩,实现从“卖产品”到“卖品牌”转变。
“雨水有雨时节好,春种秋收遍地宝。今年又是一个好收成!”向培春欣喜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