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无人机驾驶员采访:特警的飞行梦
发布时间:2021-01-20 作者:master 阅读次数:778
杭州特警支队的操场上,一群年轻特警从宋凌君眼前奔跑掠过。前方是一片空旷地,他手持遥控,刹那间,无人机高速启动,宋凌君也“跟着”机器的视野飞向百米高空。
宋凌君是杭州公安局特警支队技术大队的一位民警,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杭州特警无人机中队里的最强“飞手”。在他的操控下,这台无人机不仅能到达最快两百多公里每小时的飞行速度(相当于动车的最高时速),更能连续完成无人机干扰,甚至打击等一系列作战任务。

这一年,他38岁。
在那之后,特警支队里不再只有宋凌君一个人在战斗。无人机中队的10个飞手都很年轻,最小的只有26岁。通过无人机进行辅助搜寻、搜救被困人员,以及开展侦察打击训练,是目前中队训练的主要内容。毕竟,这都是无人机实战最多的使用场景。
很多人想不到,其实无人机中队还承担着一份很重要的职责,那就是“反制无人机”。当遇到非法无人机入侵,在干扰效果不佳的情况下,给予“致命一击”,高速冲刺,空中翻转,绕圈干扰,穿越机就是他在空中最信任的“子弹”。
宋凌君很清楚,杭州的警用无人机要打出一些名堂,必须要有优异成绩。
开头第一仗,打得漂亮。但真正属于杭州警用无人机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宋凌君是杭州公安局特警支队技术大队的一位民警,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杭州特警无人机中队里的最强“飞手”。在他的操控下,这台无人机不仅能到达最快两百多公里每小时的飞行速度(相当于动车的最高时速),更能连续完成无人机干扰,甚至打击等一系列作战任务。
2012年,当宋凌君第一次接触到无人机的时候,他就觉得童年的航模飞行梦终于“能圆了”。

特警已进入“飞行时代”
去年11月,杭州公安第一支无人机中队正式成立。宋凌君作为出了名的无人机“老手”,自然入选。这一年,他38岁。
在那之后,特警支队里不再只有宋凌君一个人在战斗。无人机中队的10个飞手都很年轻,最小的只有26岁。通过无人机进行辅助搜寻、搜救被困人员,以及开展侦察打击训练,是目前中队训练的主要内容。毕竟,这都是无人机实战最多的使用场景。
很多人想不到,其实无人机中队还承担着一份很重要的职责,那就是“反制无人机”。当遇到非法无人机入侵,在干扰效果不佳的情况下,给予“致命一击”,高速冲刺,空中翻转,绕圈干扰,穿越机就是他在空中最信任的“子弹”。
宋凌君很清楚,杭州的警用无人机要打出一些名堂,必须要有优异成绩。
开头第一仗,打得漂亮。但真正属于杭州警用无人机的时代,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