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化智能时代,工人们将何去何从?
随着工业制造业持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工业、制造业相互融合在一起,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工厂无人化、智能化将是未来发展方向,这将对相关行业产生重大的影响,“无人化”会极大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某地自机器手上岗以来,不合格的产品从25%降到5%,产能从每月每人8000多件提高到2.1万件。这只是该公司“无人化”的开端,后面两年内上岗的机器手会增加到1000台,操作人员将不超过200,80%的工序会实现无人化。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工厂生产将是这样的场景:所有的工序都由计算机控制的机器、设备和自动化仓库设备来操作,技术人员坐在计算机旁,只要通过电脑就能控制字整个车间的运作。
机器替代人力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这是生产力的进步,时代在改变,这是大势所趋。“机器换人”针对的是人类的弱点和局限,或者说是找到了传统工业的某些痛点。打个比方,流水线的工人,总不可能24小时都不停的工作吧,而机器就可以代替人轻松实现这些操作。
那么“无人”工厂需要怎样的工人呢?
在工业机器人大规模应用前,工厂的生产制造车间会有一个工人和机器人协调的阶段,工人并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就行了,而是通过后台操控机器完成产品制作,这需要员工有更高的专业素养。
所以说,在机器与人的相互碰撞融合中,普工可能会没有立足之地而被后来的通过自我提升适应下来的工人所取代。;此外,工厂会因为“自动化”带来的效益,需要扩大再生产,会新增岗位需求。
到那个时候,工厂里面所需要的人可能只是现在的十之一二,除去留下来的人,剩下的那些人又能去哪里?同样的道理,以后每个行业都会引入机器来代替人工的操作,每个行业都需要很多这方面的人才,这将是一部分人的归宿。而随着机器的使用量加大,机器人产业将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从设计到生产再到销售,也会需要相应的人工。
其实,“无人化”并不是完全淘汰工人,而是把工人从体力劳动与简单脑力劳动中完全解放,让其更有创造性和挑战性。
可见,未来的工厂,将会对工人的素质有更高要求,这也是员工的一次巨大的挑战,必须跳出现有的舒适圈,进行自我的提升,如果还是打死工的话,将被未来的“无人化”所淘汰。